世界上有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,本國人口比雇用的外勞還要少。它的領土面積自然也不大,只有七百六十五點三平方公里,與台北市和新北市加起來差不多;人口卻比台北市還少,全國一共只有一百廿三萬四千五百餘人,不及台北市的半數。
這個國家叫做巴林王國(Kingdom of Bahrain),侷處在波斯灣(Bay of Persia)的一角。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國土,分散成卅三個島嶼;最大的那個島,名字就叫巴林。別看它只有巴掌那麼大,因為座落在波斯灣海底蘊藏豐富的石油礦之上,西鄰沙烏地阿拉伯,北面隔海是伊朗,東南面則與卡達(Qatar)半島隔海相望。
巴林真是錢多到淹腳目。它的國民總生產額(GDP),按PPP計算,高達三千一百十億美元,亦即每人生產額為二萬七千五百五十六美元。雖然比台灣略差,在中近東卻高居榜首。不要忘記巴林人口很少,他們所有用到勞力工作,都有外勞替主人賣命。我家的菲傭,就曾去巴林打過工。在所有阿拉伯裔的國家中,巴林人的生活算是最優裕,最享受的了。
因為這卅三個小島孤懸海上,原本崇拜多神教的巴林人,到公元六二八年才受到沙烏地影響,改奉伊斯蘭教。葡萄牙人在一五二一年占領巴林;但一六○二年,葡萄牙又被沙法維(Safavid Empire)王朝的阿巴思一世(Shah Abbas Ⅰ)趕走,此後受波斯帝國統治了一百八十年之久。十九世紀末期,葡萄牙力量衰微,被英國取代,巴林也成了大英帝國的保護國。二次大戰,大英帝國逐漸沒落。尤其到廿世紀六○年代以後,英國自動撤出中近東地區。一九七一年,巴林才正式宣布獨立;比它更年輕的國家恐怕沒有幾個了。
巴林島本身作狹長狀,只有五十五公里長、十八公里寬。它本來就在海上築了一條法德國王大橋(King Fahd Causewan。所謂causeway意指可兼作公路使用的堤頂大道),把它和沙烏地連結起來,因而以當時的沙烏地國王為名。如今因為巴林賣原油的錢,怎樣也花不完,再度不惜巨資,準備在海上再築一條長橋,使巴林和卡達之間,可以直通汽車乃至超級的重型車輛。
這條從卡達直通巴林的超級堤頂公路完工後,將成為世界最長、耗資也最鉅的海上公路,或可稱海上長城。問題在近幾年來,從埃及吹來的革命氣息,不論你叫它「阿拉伯之春」也好,或「開羅之春」也好,廿一世紀的阿拉伯裔年輕人業已覺醒。他們渴望改革,要推行自由民主的理想。這場新舊之間,民主與封建之間,乃至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,已經在墨守成規的巴林王國爆發了。
巴林現任的國王,名叫喀里法(Salima bin Hamed al-Khalifa)。因為巴林實在太小,外人只稱呼他「王子(His Royal Highness)」,或簡化作「Prince」。就在九月十九日,他在首都馬那馬(Manama)向人民宣布說:政府將遵守「聯合國調查巴林人權現況報告」的結論:停止用刑逼供等等不人道的方式;對非回教徒與其他國家人民,亦將一體看待,無分軒輊。
聯合國人權理事會(UN Human Rights Council)由四十七個國家組成,專事調查各國保護人權的實況。雖然不能直接干涉內政,但只要通過譴責的議案,對被指責的國家仍具有世界輿論的壓力。巴林縱然財大氣粗,對這類無可否認的指責,也不敢置諸不理。
人權理事會這份報告的提案國是瑞士。內容只對巴林政府去年初縱容軍警,對上街示威群眾橫暴追殺,要求秉公處理。連署提案的國家有德國、法國、墨西哥、挪威、和哥斯大黎加等國。美國和英國及少數歐洲國家,包括賽浦路斯(Cyprus)、希臘、匈牙利、拉托維亞(Latvia)、立陶宛(Lithuania)、馬爾他(Malta)、和瑞典,雖然都是人權理事會一員,卻出奇地保持緘默。原因很簡單:它們需要巴林地下的石油,遠過於巴林國王如何對待他本國的子民。
國際民間組織「人權觀察站(Human Rights Watch)」實在看不過去了,上月正式發表了一篇報告,譴責美、英、德、法、挪威等國對巴林軍警濫捕人民、非刑拷打、甚至開槍掃射等行為,視若無睹。巴林政府雖然承允改革,究竟會實踐到什麼程度,還需要像「人權觀察站」這樣的團體,從旁督責。